见《陆川本草》。为鸭脚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烧伤。见该条。
①指久患疮疡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②疮,通创。指创伤失血者,与久患疮疡者同一道理,临床治疗亦不宜发汗。
见《陕西中草药》。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外治法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系腐蚀疮疡恶肉的一种方法。能使疮疡毒气外泄,恶肉易去。用法:将腐蚀药物直接撒于患处。常用方剂有白降丹、红升丹、五五丹等。适用于痈疽脓成未溃,或溃而疮口小;或痔疮、瘰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叶氏女科证治》:“妊娠初受妊时,即常患腹痛者,此由热之故,名曰痛胎。一时不能速愈,宜服栀芩汤(山栀、黄芩、当归、玄参、枳壳、苏梗、陈皮、白芍、
书名。4卷。清·秦之桢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伤寒论》中一些使读者难以明白处,得此书可以尽白,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睛飞血,俗称铺红。《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飞血者,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由肝藏气虚,为风热所乘,致血飘溢,散络白睛,势若飞驰,故谓之飞血。治法宜镇肝气,平心火
病证名。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产后恶血入腹,以致面色黑暗,发现面部突然变黑,呼吸急促欲死,治宜散瘀补气。苏木一两,水三盅,煎至一盅,调人参细末五钱服。”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生姜五两,甘草四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肺痿,咳唾涎沫,咽燥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