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证略例

阴证略例

书名。1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续举伊尹扁鹊张仲景许叔微韩祗和诸例,证方俱备,有论有辨,审证用药,颇有条理,书末附作者治验。本书所述虽为阴证伤寒而设,亦可作为研究内科杂病阴证的参考。建国后有排印本。此书另有《济生拔萃》本,内容有所删略。

猜你喜欢

  • 产后汗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因产后阴气大虚,血气伤动所致。症见产后汗出如血。治宜大补血分。方用圣愈汤加阿胶,或用单方刺猬皮散(刺猬皮烧灰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或用肉煮食者更佳)。

  • 海蕉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 双蛾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盖肿于咽之两旁者,为双蛾。”即双乳蛾。详该条。

  • 肛门

    又名魄门、后阴、谷道。简称肛。《证治要诀》:“肛门者,……又曰魄门。”参见魄门条。

  • 视衣

    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 太医院吏目

    明、清两代医官职称。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医士之上;或在太医令、丞之下,以后屡有变更。官阶从九品。

  • 内实证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

  • 脉疝

    病名。《外台秘要》卷七:“少腹胀满,引膀胱急痛名曰脉疝。”即小腹部胀满而伴有拘急疼痛的病症。宜服七疝丸。

  • 天丁

    见《本草纲目》。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 李守钦

    【介绍】:明代医家。号肃庵,又号洞元真人。汜水(今河南荥阳)人。因病习医,崇信主观唯心论的太素脉,认为太素脉能决生死病夭和预知人事。著有《方书一得》、《太素精要》,皆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