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同啜。饮、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歠热稀粥。”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胻骨包括胫骨、腓骨。多因跌打、碰撞所伤。可有单断、双断或横断、斜断等。局部肿胀、疼痛,甚则折骨锋穿破皮肉,功能丧失,也可有异常活动及骨声。无移位者,只夹板固定;移位者可在
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产后……败血留内,结成痈疽,只宜生化汤加连翘、双花、甘草、节乳香、没药治之,切不可用寒凉败毒之药,恐溃后腐烂,必难医治。”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介绍】:见严观条。
拔罐法的一种。此法是用煮水时水气之力,排去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以吸着在拟吸拔的穴位或皮肤上的一种疗法。由于此罐多用竹筒制成,因此,亦称竹罐疗法。其操作方法如下:将竹罐放在清水中煮沸3~5分钟。然
出《本草纲目》。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