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懿

风懿

病名,一作风癔。症见猝然昏倒,不知人事,伴见舌强不能言,喉中有窒塞感,甚则噫噫有声等。属于风中脏腑的范围。《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疆不能言,病在脏腑。”《医门法律·中风门》:“按风懿曰,奄忽不知人,即该中风卒倒内,《金匮》不重举其证,意可知矣。”《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风懿,亦名风癔,其病亦在脏腑间,由痰水制火,闭塞心窍,故猝然昏倒,舌强不言,喉中窒塞,噫噫有声是也。但此症有汗身软者可治,无汗身直者不易治。”又:“风懿病有由于热者,则以痰火郁积而然,非清火不可,宜牛黄清心丸;有由于虚者,则以元弱痰横之故,非化痰不可,宜导痰汤。”参见类中风条。

猜你喜欢

  • 疮疡辨半阴半阳证

    见《外科正宗》卷一。指辨识疮疡之属于半阴半阳证者。如见疮疡漫肿不高,似阳证而不甚焮热肿痛,似阴证而不甚木硬平塌;微红微热,似冷而非冷,不肿而实;似热而非热,虽肿而实虚;痛而无脓,肿不易消,不易溃脓;溃

  • 心宝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附子、肉桂、人参、鹿茸、麝香、洋金花、田七等。浓缩丸,每丸60毫克,每次一至二丸,一日二至八次,温开水送下。功能温阳,益气,活血。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窦房结功能低下引起的

  • 排石汤五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金钱草30克,木香、枳壳、黄芩、川楝子各9克,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用药后疼痛加剧,可能是排石的象征,应注意观察。治气郁型胆囊炎胆

  • 太剌

    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 单大黄膏

    《医学入门》卷七方。又名血竭膏。锦纹大黄四两(一方加香附)。酒浸焙干为末,醋熬膏成丸,鸡子大,每服一丸,睡前温酒化下。治妇人干血气,月经闭止。

  • 伏兔骨

    髌骨的别称。详髌条。

  • 转呆丹

    《辨证录》卷四方。人参、当归、半夏、生酸枣仁、菖蒲、茯神各一两,白芍药三两,柴胡八钱,附子一钱,神曲、柏子仁各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灌服。功能大补心肝气血,祛痰开窍。治呆病,终日闭户独居,口中喃喃,

  • 伤寒秘要

    书名。2卷。明·董玹纂定,胡正心参补。前有伤寒约论,次述六经病证,并分述伤寒诸症以及与伤寒有关的症候、病证66则,末附治疗方剂102首及备用效方19首。

  • 冲疽

    病名。①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中发疽、壅肾疮、脐上疽。指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由心火积盛,流入肾经所致。其证高肿焮痛,速溃脓者为顺,宜疮科流气饮,仙方活命饮治之;脓稀七恶证见者为逆,宜补托之法。

  • ①(cóng)。①顺从。与逆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皆从。”②正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③指采取某种处理方式或原则,即选用之意。《脾胃论》:“此湿胜,从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