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羚羊角、马勃、麦门冬、石膏、知母、生地黄、犀角、甘草、竹叶、粳米。水煎服。治疫喉毒壅阳明,咽喉腐烂,壮热痧艳,口渴面赤,舌绛少津,神烦自汗,脉洪。
①渴证之一。因饮酒过多所致。《证治要诀·拾遗门》:“酒渴者,干葛调五苓散。”参见渴条。②消渴病之一种。又名酣饮。《类证治裁·三消》:“有酒渴,由嗜酒积热烦渴,专嗜冷物,乌梅木瓜汤。”详酣饮条。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藤杜仲,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指心经火热上升的病证。可由心火亢盛或心阴亏虚而致,症见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治宜导赤清心。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沈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