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和米谷配伍,再加入一定的调料同煮成粥。药粥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等方,这是我国现存记载最早的药粥方。米
肾的别名。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难经正义》:“两肾即两腰子,皆裹于脂膜之中。”
病名。见佚名《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精通医术,善治疮痈等外科病。常热心为人治病,不计报酬。
出《海上集验方》。即胡桃仁,详该条。
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山枝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病名。痢,古通利。指泄泻。《局方发挥》:“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亦有称痢疾为泄痢者。参见泄泻、痢疾等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涌泉疽。见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瓜蒂十四个,母丁香一个,黍米四十九粒。为末,每用半字,临卧先含水一口,嗅药入鼻。治黄疸,遍身如金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