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秦昌遇条。
见普济本事方条。
见《外科选要》卷六。即胎溻皮疮。详该条。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泽穴,见该条。
【生卒】:1843~1905【介绍】:清末医家。字聿青。江苏无锡人。专心研究医术,晚年移居上海,1897年撰《张聿青医案》(1918年刊行)。
病名。《千金要方》卷十八:“蛲虫居胴肠之间,多则为痔。”《疡科选粹》卷五:“侵淫淫烂,岁积月累,蚀肠穿穴者为虫痔。”宜服蝟皮丸或黑玉丹。相当于痔疮病人兼染蛲虫者。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二。即气疝。见该条。
证名。又称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多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症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
指动作多变,辗转不安的症状。《灵枢·癫狂》:“饱则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