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律之六阴律。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参见六律条。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
①推测疾病预后的纲要。《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不能饮食,表示胃气衰败,生化之源已竭,故死。②脉无胃气,表示正气衰竭,邪气独胜。《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本证经常气轮丝脉纵横,稀密粗细不等,甚者羞明隐涩泪出,或痒或痛,亦或不痛不痒,只是昏朦,久而不愈。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
①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白蔹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③见《江苏药材志》。为鬼箭羽之别名。④见《分类草药》。为商陆之别名。⑤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