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病证名。地丁(即悬雍垂)红热肿痛。为心火上炎,血热为患所致。病之初起,地丁微红,逐渐肿大,继而色鲜红,肿甚而热痛,啼叫不安,妨碍吮乳、吞咽和呼吸,并有窒息的危险。治宜泻火解毒,用犀角、连翘、黄连、大青
【介绍】:见朱栋隆条。
本指铡碎的草,喻体内的水液废物。《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膻中,见该条。
夏令盛长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见张千里医案条。
指手、足六阳经。《灵枢·脉度》:“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金匮要略》方。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除硝石外余药先煎,去渣内硝石再煮,顿服。治黄疸腹泻,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表和里实当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