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上古时代兽医。相传生活于黄帝时代,善治马病,是古书中记载最早的兽医。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尘埃入目。
见《湖南药物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六。即肝气盛。《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详肝气盛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医门金宝鉴》三卷,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杨梅疮。见该条。
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六:“舌疔舌上生紫皰,其形如豆寒热憎。”由心脾火毒所致者,症见舌生紫皰,其形如豆,坚硬而疼痛,并兼发热恶寒。初起宜泻火解毒,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或外擦紫雪散,或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