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麻疹险证

麻疹险证

通常指麻疹患者邪盛正衰、麻毒内陷而出现的各种险恶证情。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如麻疹透发不顺,可能转为险证。主要病变在肺,对肺的危害最大;如邪毒陷肺,肺气闭郁,则出现肺炎喘嗽。清·马之骐《疹科纂要》:“麻未出时,发热喘促者,险。”“身体极热,欲出不出,隐伏皮内,不发透快者,险。”咽喉为肺之门户,如肺热上冲,毒热蕴于咽喉,则会出现喉痹失音;如肺热移于大肠泻下黄赤焦臭,可发生泄泻或肠炎;如热传心肝,则可见神昏、惊厥。如邪毒深入营血,则皮疹挟斑,而见吐血衄血。若年龄幼小,体质虚弱,正虚不能抗邪外出,可能出现心阳不振,正不胜邪的内闭外脱的危象。这些都属险证,宜加紧治疗,精心护理。

猜你喜欢

  • 白菀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 内家拳

    结合气功的一种拳术名称。据传始于宋·张三丰。张精于少林拳,并有所发展,增加了点穴法等。著名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等都属此类。

  • 半身不遂

    证名。中风病常见症之一。一作半身不随,又名偏枯、偏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类证治裁·中风》:“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故痛痒不知。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

  • 程玠

    【介绍】:明代医家。字文玉,号松崖。新安(今安徽祁门县西)人。成化(1484年)进士,喜好医术,撰《松崖医径》及《眼科应验良方》行世。另有《医论集粹》、《脉法指明》二书,未见刊行。其兄程琎,因多病而业

  • 蜈蚣哽喉

    多由饮食不慎,误食蜈蚣。可先取生猪血饮之,少倾以清油灌口中,蜈蚣滚在血中即吐出。后以雄黄末调服,以解其毒。

  • 风温

    病名。①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挟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

  • 视惑

    证名。指视物颠倒紊乱变异的证候。出《灵枢经》。①眼本无病,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突然视物眩惑,颠倒紊乱,五色莫辨,称视惑。《灵枢·大惑论》:“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

  • 通中散

    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即红雪,见该条。

  • 忽公泰

    【介绍】:见忽泰必烈条。

  • 李时珍

    【生卒】:1518~1593【介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亲李言闻在当地以医术知名。他曾考科举,后弃儒业医,继承家学,更注重研究药物,重视实践,曾广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