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即拨法。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虚劳痼冷,败血杂痰而成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餂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如钱,宜羌黄汤。”参见瘕、鳖瘕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都气丸,见该条。
病证名。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上卷:“妊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