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即齿龈。详牙龈条。

猜你喜欢

  • 分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①出陈氏《小儿按摩经》。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推。可调和气血,用于治疗惊风,癎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喘痰喘,乍寒乍热。《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

  • 阴脏

    ①五脏中,脾、肺、肾三脏属阴,故称。②泛指阴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阴脏者,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此其阳之不足。”

  • 阴卵

    即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

  • 痧痘口疳

    病证名。指麻疹、痘疮之后,口腔溃烂的证候。见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清·吴、张氏《喉科秘旨》卷上:“痘余痧后口生疳,烂在牙龈痘毒传,若是见痧生满口,须从心胃二经参。”治宜清泻心胃二经之火。可选用清

  •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金匮要略》方。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水煎去渣,入芒硝,再微煎,分二次服,微利则愈。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服木防己汤,虽好

  • 兑疽

    病名。①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发于尻,名曰兑疽。”又《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兑通锐,兑疽即锐疽。详见鹳口疽条。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发于股阳,名曰兑疽。其状不甚变,而脓附骨。

  • 汪琥

    【介绍】:清代医家。字苓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先业儒,后改业医,曾对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加以注释,撰有《伤寒论辨证广注》(1680年刊行)一书,另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

  • 女科原旨

    见医述条。

  • 痘疹真传奇书

    书名。又名《仙传痘疹奇书》。2卷。明·高我冈撰。刊于1598年。上卷治痘;下卷治疹。作者根据治痘以气血为主,治疹以清火滋水为主的理论,对痘疹的证治作了简要记述,并附痘疹图说及针法治疗图等。

  • 手少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热者无用燔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