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粤万年青之别名,详该条。
出《汉书》。为金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润燥法之一。是治疗内脏津液不足,或热病化燥伤阴的方法。例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燥咯血,手足心烦热,用百合固金汤;热病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或大便秘结,用益胃汤、增液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又名四神汤。当归八钱,黄芪、金银花各五钱,甘草三钱。水、酒各半煎,分三次热服。治脑疽背痈,毒盛焮肿,及虚人肛门发毒。在上者加升麻三分;在下者加牛膝三钱。
【介绍】:见钱瑛条。
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