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医政策

中医政策

指中国政府在五十年代为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而制定的政策。见《人民日报》1954年10月20日以“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为题的社论。其核心是肯定“中国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儿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包含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必须继续努力发掘,并加以提高。”并规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学理和实践经验,用现代科学加以整理和总结,逐步提高它的学术水平和医疗水平,使它有助于我国人民的保健医疗事业的发展,使世界医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此政策方针下,国家实行了兴办中医学院、中医医院和中医科研机构,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开展中西医结合,鼓励老中医带徒,发展中药材生产,加强中医古籍整理等一系列措施。在1982年五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又写明了要“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将中、西医的发展放在同等位置上。

猜你喜欢

  • 肾主伎巧

    伎巧,精巧灵敏之意。《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气充盛的人,动作轻劲而精巧灵敏。这是因为肾有藏精、主骨、生髓的功能,而脑为髓海之故。

  • 公孙光

    【介绍】:西汉时医生。菑川(今山东寿光)人。为淳于意的老师。除把本人经验传授给淳于意外,并把淳于意推荐给杨中倩及公乘阳庆当学生。

  • 进针法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

  • 急救痧药丸

    《济世养生集》方。又名截痧丹。苍术(米泔浸三日,土炒研末)、蟾酥、雄黄、丁香、木香、滑石、朱砂各一两二钱,麝香三钱。为末,烧酒浸,拌蟾酥,捣为丸,芥菜子大,每服三至五丸。治中暑湿热寒凝,昏蒸郁冒,闷绝

  • 喻义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曾任西州(今新疆境内)节度要籍的官职。撰《疗痈疽要诀》1卷,已佚。

  • 继病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

  • 剩骨疽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多骨疽,即附骨疽。见该条。

  • 湿热泻

    病证名。指湿热所致的腹泻。由湿热内侵,蕴结肠胃所致。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如泄泻黄稠,腹痛作热,面红口渴,此热湿也,其症多得于夏,以五苓散加滑石、甘草、木通治之。”如兼腹痛舌苔黄厚者,用香连导滞丸

  • 心气盛

    又称心气实、心阳盛。心主血脉,藏冲,其气过亢,可表现为神志或血脉的病证。《灵枢·淫邪发梦》:“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诸病源候论·心病候》:“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髆腋间

  • 中药流产

    指妊娠三个月以内,因身体情况不宜继续怀孕,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经内服中药或外用中药等方法达到流产的目的。文献记载有关材料较多,可供参考。如:①汪嘉谟《胎产辑萃》:“妊娠羸瘦或挟疾病,脏腑虚损,气血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