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毒

猜你喜欢

  • 燕窝疬

    病名。为生于颏下三角,红肿明显,形似燕窝的瘰疬。《外科大成》卷二:“颔红肿痛名燕窝疬。”参见瘰疬条。

  • 清咽白虎汤

    《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羚羊角、马勃、麦门冬、石膏、知母、生地黄、犀角、甘草、竹叶、粳米。水煎服。治疫喉毒壅阳明,咽喉腐烂,壮热痧艳,口渴面赤,舌绛少津,神烦自汗,脉洪。

  • 口苦

    指口内有苦味的感觉。多由热蒸胆汁上溢所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为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

  • 红岩七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岩白菜之别名,详该条。

  • 茧唇

    病名。生于唇部的一种顽症。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热;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初起在口唇部出现豆粒大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白皮皱裂,形如

  • 益母艾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 十五络脉

    《灵枢·经脉》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见表)。《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蹻脉、阳蹻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从《灵枢》之说。十二经的络脉都是由表经别入里经,里经别入表经,

  • 巨虚下廉

    见下巨虚条。

  • 五脏胀

    病证名。见《医钞类编》卷九。指心胀、肝胀、脾胀、肺胀、肾胀。详各该条。

  • 医碥

    书名。7卷。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本书以杂病证治为主要内容。卷1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寒热、补泻等概说;卷2~4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