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的一大类。简称针法。指应用特制的针具,刺激肌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一般是指用毫针刺激经穴、奇穴等治疗疾病(即体针);如以其它针具及特殊刺激形式或刺激特殊部位的穴位者,则另有专称。如耳针疗法、
见伤寒准绳条。
淖,滑润之意;泽,作濡润解。即濡润流利。《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灵枢·刺节真邪篇》:“脉淖泽者,刺而平之。”《灵枢·决气》:“淖泽注于骨。”
经穴名。代号BL3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在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布有第四骶神经后支和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少腹疼痛,肠鸣泄痢、大便下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古典气功专著。一般认为本书由西晋魏华存所传。《云笈七签》中务成子注本分为上、中、下三部,七言韵文计197句,1379字。本书以“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惔无为何思虑”为长寿核心,同时以黄庭为人身根本之所系,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壬癸即壬日与癸日。壬癸属水,水分阴阳。壬为阳水,内应足太阳膀胱经,故膀胱为壬日,癸为阴水,内属足少阴肾经,故肾旺于癸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气功学著作。明·庐山山人万尚父著。本书采取问答方式对内丹术中诸多问题,如心如野马如何降伏,修行人见魔如何降伏,炉鼎,元炁,鼓橐籥,意为媒,心息相依,任督两脉等,都作了很好的解说,有一定参考价值。
见《草药手册》。为白果叶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绝候之一。①指肝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华氏中藏经》卷上:“面白,无左关脉者,肝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脉经》卷四:“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