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方论

伤寒方论

书名。①即徐彬撰《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详该条。②宋·李涉撰。书未传。

猜你喜欢

  • 干疳

    病证名。疳疾的一种证候。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由于小儿乳食不调,心、脾积热,津液虚损所致。症见羸瘦,皮肤干枯,两目干燥凹下,或畏光,夜热不安,啼哭无泪,腹部胀满,口干唇燥,或颈项倒斜。治宜健脾益

  • 未至而至

    运气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指时令未至而岁气先至。按运气学说的理论,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岁运太过之年,如王冰注:“假令甲子岁气有余,于癸亥岁未当至之期,先时而至也。……

  • 汗下并用

    即汗法与下法并用。是对既有表症,又有里实的治法。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胸膈烦热,大便秘结,苔黄白,脉浮滑数等,用凉膈散以解表清里。

  • 颡(sǎng 嗓)

    同额。详该条。

  • 医学韵编

    医史参考读物。2卷。杨蔚编。刊于1922年。本书按古音韵顺序,收集有关医学源流和史料,编成四言歌诀,其下注明出处。但内容比较繁芜零乱,并杂有神话传奇诸说。

  • 四畏

    指用药对寒热温凉四种当旺之气,应当有所忌畏。如火热主令之时,应避免使用热性药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间气同其主无犯

  • 郭仁普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撰有《拾遗候用深灵玄录》5卷,佚。

  • 蜒蚰

    出《救急方》。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 臭杞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 病暑

    指因感暑热而发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