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脏腑

伤脏腑

证名。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的总称。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因跌扑、碰撞、挤压所致。临床多见有胸胁及腹部内脏受伤。前者证见胸胁疼痛或窜痛、胀满,呼吸、咳嗽均牵掣疼痛,甚或咳血吐血喘促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紫甜,肤色苍白等危重症;后者可见腹痛腹胀发热便血尿血,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干心悸、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四肢厥冷和晕厥。治宜行气活血止痛为主,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有内出血者,应益气补血止血化瘀,内服当归补血汤,独参汤加参三七云南白药等,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抢救。各个脏腑的损伤,尚有其各自的特征。详见各该条。

猜你喜欢

  • 番木鳖

    出《飞鸿集》。为马钱子之别名,详该条。

  • 疫喉会厌腐溃

    病名。患疫喉,若咽喉腐烂渐重,口出臭秽之气,声音嘶哑,汤水难入,入口即呛逆者。此疫毒薰灼会厌、咽喉,致会厌腐溃。治宜解毒、祛腐、养阴。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 粘手风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尖尾风之别名,详该条。

  • 偃月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

  • 枕囟

    即后囟。见囟条。

  • 小儿诸虫

    病证名。小儿肠寄生虫病,以蛔虫、蛲虫、姜片虫、绦虫、钩虫为多见,尤以蛔虫、蛲虫病发病更为普遍。这些肠道寄生虫病,轻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危及生命。因小儿接触污染的环境机会多,虫卵通过食物或蚴虫接触

  • 猝中

    见《辨证录·中风门》。即卒中。详该条。

  • 妊娠心痛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胎前心痛。病因风邪痰饮交结,痹阻胸阳所引起的心前疼痛,重者胸痛彻背,喘不得卧,轻者时痛时止,若痛不止,气乘胞络则令胎动。因风邪乘于心包而痛者,宜驱邪止痛,用四磨汤加

  •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辛生地玄参方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

  • 卞大亨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医生。字嘉甫。祖籍泰州(今江苏泰州),由乡举入太学。1127年(靖康末年),迁居江南,被荐为怀宁(今安徽潜山)主簿,不久隐居象山,自号松隐居士。好养生术,通晓医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