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卷五。详颊车蹉条。
出《新修本草》。为松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由胃火炽盛或阴虚胃热,火热循经上炎所致。若症见牙痛、口臭、其牙喜冷恶热。治宜清泻胃火,凉血止痛。方用清胃散。若牙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治以清胃滋阴止痛,方用玉女煎。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
内伤杂病辨证方法之一。根据气、血、痰(饮)、食的病证特征,分别进行辨证。气的病证多指机能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证,多指血的生成不足或运行失常,如血虚、血瘀、出血和血
证名。出《素问·四时逆刺论》。又称恐。其症心中畏惧,胆怯不安,不敢单独坐卧,常有被捉之感。多由脏气损伤所致,尤以肾伤为多见。《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
指足下面,又称脚底板。陈实功《外科正宗》:“又或足底弯曲之处,痒湿皆然。”
见《福建中草药》。为星宿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