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腋
见后腋下条。
见后腋下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指患疮疡时出现烦躁证者。①若烦躁发热口渴,脉数而实,由热毒内攻所致。宜清热解毒除烦,用内疏黄连汤、金银花散加连翘、山栀等。②若烦热作渴,面红目赤,脉大而虚,系血脱发躁。
即艾条灸,见该条。
即六腑,详该条。
【介绍】:见靳鸿绪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气分受邪热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气热不得卧之症,昼则发热,夜则身凉,是阳气伤于阳分而不得卧也;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气受邪热,重阳无阴而不得卧也。”如左脉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证治见疔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