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杀,肃杀、收束;藏,封蛰、潜藏。阳气肃杀收束,阴气封蛰潜藏。即秋收冬藏的同义词。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生卒】:约620~?【介绍】:唐代医家。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曾于650~683年间,任中书侍郎、户部尚书。撰《骨蒸病灸方》一卷,已佚。他认为:“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伏连,亦曰无辜
腋窝中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指急性热病少阴阴液耗伤,又见阳明燥实内结的三种急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
指足下面,又称脚底板。陈实功《外科正宗》:“又或足底弯曲之处,痒湿皆然。”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即肠风,详该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黄药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