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云南中草药》。为龙须草之别名。②见《江苏中药名实考》。为梗通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即大圣浚川散,见该条。
推拿穴位名。又名精灵。①位于腕背横纹的桡侧端。有祛风、化痰、镇惊等作用。《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②位于手背第4~5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半寸处,约与外劳宫
推拿手法。用一手或两手握持治疗部位,一松一握,反复进行。多用于四肢部。
证名。筋惕肉瞤的别称。见《伤寒论大全》卷二。详筋惕肉瞤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崔氏云凡水瘿、气瘿可差,石瘿不可治疗。”指由于水土因素所致的瘿病。参见瘿及有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