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修事指南条。
见《文山中草药》。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煎服法之一。同冲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当归枳壳汤,见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甘草、竹茹。水煎服。治胆火乘脾,不得卧。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中级医官,共设4名,辅助院使副使掌管院内事务。
是针对邪实而正稍虚的病情,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则。取邪去则正自安之意。参扶正祛邪条。
是针刺面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面部和经络联系密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灵枢·五色》明确指出,在颜面,“五藏六府肢节三部也,各有部分”,并具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