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奶浆果

奶浆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奶浆果

药材名称奶浆果

拼音Nǎi Jiānɡ Guǒ

别名异叶榕、大山枇杷牛奶子、大斑鸠食子

来源桑科奶浆果Ficus heteromorpha Hemsl.,以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流域中下游和华南。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下乳补血。主治脾虚胃弱等症。

用法用量干品1~2两,鲜品1斤,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奶浆果

药材名称奶浆果

拼音Nǎi Jiānɡ Guǒ

别名牛奶子(《峨嵋药植》),大山枇杷,大斑鸠食子(《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异叶榕果实。秋季采收。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15米(灌木高2~6米)。树皮红褐或灰褐色;小枝光滑,或具锈色硬毛;嫩枝有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具柄,红色;叶片形状变化较大,披针形、长圆形、倒卵形或琴形等,长6~20厘米,宽3~8厘米,先端长渐尖至长尾尖,全缘,偶3裂,两面粗糙,有时疏生短刚毛;叶脉紫色,有基生三出脉。隐头花序腋生,无梗,球形,径6~8毫米;花极小,生花托内,花被片5,雄花有3雄蕊。隐花果球形或卵形,红色,光滑,顶端凸起,紫色或紫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区林下半阴处。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甘酸,温。"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下乳。治脾胃虚弱,缺乳。"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吃,1~2两(鲜品0.5~1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奶浆果

药材名称奶浆果

拼音Nǎi Jiānɡ Guǒ

别名牛奶子、大山枇杷、大斑鸠食子、山枇杷、天枇杷、野枇杷金樱子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heteromorp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灰褐色;幼枝红褐色,节短。叶互生,变异大;叶柄长 1.5-6cm,红色;托叶披针形.长约1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倒卵形、披针形或琴形,长7-18cm,宽2-7cm,先端长渐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表面粗糙,背面有细小钟乳体;基生脉3条,短,红色,侧脉5-15对。花序托(榕果)成对生于叶腋,稀单生,无柄,球形或圆锥形,光滑,直径6-10mm,顶生苞片脐状,基生苞片3,卵圆形,成熟榕果紫黑色;雄花、瘦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散生,花被片火4-5,匙形,雄蕊2-3;瘿花花被片5-6,花柱短;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壁,花被片4-5,花柱侧生。瘦果。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山谷、水边、林区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榕果近球形,直径约 lcm,顶端有圆形突起,表面淡棕色至深棕色。剖开后花序托肉质,内壁上着生多数瘦果,包藏于花被内。瘦果细小,近卵形,稍压扁,长约3mm,先端尖而略弯,基部圆钝,表面黄棕色,光滑。气微,味微甜。

性味甘;酸;性温

功能主治补血;下乳。主脾胃虚弱;缺乳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吃,30-60g;鲜品250-500g.

各家论述《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下乳。治脾胃虚弱,缺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岗边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边菊药材名称岗边菊别名大风草来源菊科紫菀属植物琴叶紫菀Aster panduratus Nees ex Walp.[A. fordii Hem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榆叶

    《中药大辞典》:榆叶药材名称榆叶拼音Yú Yè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化学成分叶每百克含水分79克,蛋白质6克,

  • 蜜环菌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

  • 黄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藨叶药材名称黄藨叶拼音Huánɡ Pāo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切头悬钩子的叶。8~9月采收。原形态切头悬钩子,又名:黄泡、老虎泡(《分类草药性》

  • 树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药材名称树韭菜别名龙须草来源蕨类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fudzinoi Makino [Vittaria suberosa Christ],以全草入

  • 雷五加叶

    药材名称雷五加叶拼音Léi Wǔ Jiā Yè英文名Acanthopanax simonii Schneid.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刚毛五加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二叶舌唇兰

    药材名称二叶舌唇兰拼音èr Yè Shé Chún Lán别名土白及来源兰科长距兰属植物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 chlorantha Cus

  • 木麻黄

    药材名称木麻黄拼音Mù Má Huánɡ别名木贼叶木麻黄、木贼麻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

  • 水冬瓜花

    药材名称水冬瓜花拼音Shuǐ Dōnɡ Guā Huā英文名Toricellia angulata Oliv.别名接骨丹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to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