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

病证名,儿科常见病。小儿不自觉地排尿者为遗尿,睡里自出者谓之尿床,常见于学令儿童。若婴幼儿时期,由于发育尚未健全,排尿的正常习惯还未养成,或因白天嬉戏过度,精神激动,夜间偶有尿床者,则不属病态。《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津液之府,有贮藏排泄小便的功能,又与肾互为表里,若肾气不足,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不能制约水道则致遗尿。治法:膀胱冷者以温经固脬为主,用缩泉丸固脬丸;肾气不足者,以益气补肾为主,用《金匮》肾气丸体针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耳针:刺膀胱、交感及脑点。参见尿来条。

猜你喜欢

  • ①五治法之一。对于病邪深伏,临床表现复杂的病证,应求其脏腑阴阳所属而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②连续不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哀其不给而属

  • 续易简方论

    方书名。又名:《续易简方》。6卷。宋·施发撰于1243年。作者鉴于王硕《易简方》一书所选之方,失之过简,且对“虚实冷热之证无所区别”,故除对该书选方予以评述外,补充160余方。并对王氏原书中若干不同学

  • 四肢不仁

    证名。指四肢麻木不知痛痒。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多由气血虚弱,或痰湿阻滞经络所致。详手足不仁条。

  • 针灸科

    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 嗞煎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嗞煎烦躁病难安,躁促声音不感寒。语短气微尿主涩,长迟声细病多般。

  • 韩宗绍

    【生卒】:?~868【介绍】:唐末医生,曾任待诏、翰林医官。与康仲殷合作治疗同昌公主久患重疾,公元868年公主由于久治不效而死亡。懿宗竟将韩宗绍、康仲殷杀害。并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系京兆府治罪。当时宰

  • 脉法删繁

    见顾氏医镜条。

  • 天火热疮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芸苔:“初起似疿,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急速能杀人。芸苔叶捣汁,调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涂之。”

  • 张瑾

    【介绍】:宋代医家。字敬民,双凤里(今江苏太仓)人。精于医术,善治垂危病人。曾被荐为医师。

  • 肺火

    有虚火实火之分。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临床表现参肺阴虚、肺实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