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莓

山莓

药材名称山莓

拼音Shān Méi

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F.,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自春至秋可采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1~2米。茎直立,具基出枝条;小枝红棕色,仅幼时被有柔毛,老则脱落,散生稍弯皮刺。单叶互生,具长柄,有时较叶片长,与中脉均有小钩刺;托叶贴生叶柄上;叶片卵形,长3~9厘米,宽2~5毫米,不裂或3浅裂,有不整齐重锯齿,先端尖,基部浅心形或平截,基脉3条,两面被毛。春季小枝上开花,1或数朵聚生于叶的对面;花梗长不及1厘米,疏被柔毛;萼片卵状披针形,端尖,密被灰白色柔毛;花冠白色,直径约3厘米;花瓣5,长椭圆形,端尖;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生于一隆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径约1.2厘米,鲜红色。

生境分部生于阳坡草地、溪边、灌丛以及村落附近。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和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酚性成分及皂甙。

性味根:苦、涩,平;叶:苦,凉。

功能主治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云防风

    药材名称云防风拼音Yún Fánɡ Fēnɡ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li mairei Wo

  • 优若藜

    药材名称优若藜拼音Yōu Ruò Lí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驼绒藜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toides latens(J.F.Gmel.)RevealetHolmgen[Eurotia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小牛肝菌

    药材名称小牛肝菌拼音Xiǎo Niú Gān Jūn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

  • 野油麻

    《中药大辞典》:野油麻药材名称野油麻拼音Yě Yóu Má别名地参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状茎,基

  • 黑大豆花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花药材名称黑大豆花拼音Hēi Dà Dòu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目盲翳膜。"摘录《中药大辞典》

  • 尾叶山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尾叶山柑药材名称尾叶山柑别名尾叶槌果藤来源白花菜科尾叶山柑Capparis urophylla F. Chun, 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

  • 树刁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刁药材名称树刁拼音Shù Diāo别名生扯拢[四川]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点花黄精Polygonatum punctatum Royle ex Kunth,以根状茎或全草

  • 星状风毛菊

    药材名称星状风毛菊拼音Xīnɡ Zhuànɡ Fēnɡ Máo Jú别名伏地风毛菊来源菊科星状风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

  • 藿香露

    药材名称藿香露拼音Huò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微温,无毒。"功能主治①《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