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
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舌诊内容之一。表现在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表示津液足,生机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表示津液竭,病情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同眇目。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病名。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详流痰条。
即腹满。《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详腹满条。
病名。即夹食伤寒。见该条。
病证名。指疫喉愈后,邪毒未清,遗留于经络或脏腑之间而表现诸多不同证候的泛称。
证名。指饮食不能下膈入胃者。《医学从众录·膈症反胃》:“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之谓也。又谓之隔食,病在胸膈之间也。”参见噎膈、反胃、格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