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归经

归经

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所起的治疗作用,谓之归经。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咳嗽气喘肺经病,归入肺经;天麻全蝎羚羊角能治疗手足抽搐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效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药物有归入二经或数经的,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如杏仁入肺、大肠,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及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肾、膀胱三焦,这些有水湿的病证,常用泽泻治疗。

猜你喜欢

  • 四肢拘挛

    证名。感受风邪而致的四肢拘挛症状。《太平圣惠方》:“夫小儿肌肉嫩弱,易于伤风。风冷中于肌腠,入于经络,搏于筋脉,筋脉得冷则急,故四肢拘挛也。”治宜温经疏风之剂。

  • 了了

    瞭然,视物清晰,精神清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 神农本草经三家注

    见本草三家合注条。

  • 幼科心法要诀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50~55)。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 奇恒阴阳

    古医书篇名。《素问·病能论》:“论在《奇恒阴阳》中。”王冰注:“上古经篇名,世本阙。”

  • ①五脏之一。与胃相为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应各方面的需要,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类经》卷三:“脾主运化……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又

  • 脑转耳鸣

    病证名。系指头目眩晕而兼耳鸣。《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由肾虚髓海不足所致。可见于今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

  • 红根仔

    见《福建中草药》。为星宿菜之别名,详该条。

  • 少师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臣子。旧说黄帝与少师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 远道刺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远道刺(《针灸甲乙经》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指身体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阳经(属腑)的穴位进行治疗。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