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李惺庵条。
见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八痢之一。即曩痢,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黄芪、肉桂、炮姜、炒芍药各一两,炙甘草、当归各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三日次。治寒冷腹痛。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妇人屡孕屡堕,故名。参见滑胎条。
即行气法。见该条。
病证名。指由风邪所致的神志不宁,时发惊恐的病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恐者,由体虚受风,入乘脏腑,其状如人将捕之。心虚则惊,肝虚则恐,足厥阴为肝之经,与胆合,足少阳为胆之经,主决断众事。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