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病条辨》卷一。即至宝丹,见该条。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羌活、黄芩、防风、苍术、川芎、生地黄、细辛、白芷、甘草。水煎服。治感冒风寒,四时时疫,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烦疼,有汗或无汗,脉浮紧者。若胸胁满闷,去生地黄,加枳壳、桔梗;呕恶或有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即乌贼鱼腹中墨,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以肺瘅为膏疸,症见身面皆黄,饮少而小便多。多因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治宜秦椒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实热。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即鬼箭风。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风热上攻,气机不利,清窍受扰者。症见头痛、鼻塞、耳胀痛、耳鸣、耳聋等。治宜疏风清热,佐以芳香通窍。用银翘散加减。参见耳聋条。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乙、丁、己、辛、癸为阴。阴干主运气不足,为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