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悬钟

悬钟

经穴名。代号GB3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髓会。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肌腿之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118)。

图118

猜你喜欢

  • 瘖(yīn 音)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 内伤嗽血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内伤肺络的咳嗽吐血。多因肺胃积热,痰火上冲,或房劳精竭,肾火刑金,或思虑伤脾,脾火消阴,或郁怒伤肝,肝火怫郁,或用心太过,心火妄动所致。其症身无表邪,咳嗽吐血。肺胃积热,

  • 探吐

    吐法之一。使用消毒的工具(如鹅毛、鸭毛),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的方法。用于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误食毒物或食滞在胃者。

  • 血虚腹痛

    病证名。指因阴血亏虚、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虚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细筋牵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体瘦弱,面色痿黄,腹虽痛而不饱闷,痛无定处,此血虚腹痛之症也。”《证治汇补·腹痛

  • 寒格

    伤寒误治变证。指误用吐、下后,阳气受损,阴寒格拒阳气,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而饮食入口即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饮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

  • 肺气不宣

    指因感受风寒,皮毛闭塞,肺气不能宣通的病机。主要证候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大致相同,但通常肺气不宣多对外感表证而言,肺气不利多对内伤杂病而言。治宜结合宣肺。

  • 中风七穴

    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后世作曲鬓穴)、三肩井穴、四风市穴

  • 藏会

    即脏会。详该条。

  • 病名。出《素问·咳论》。《济生方·咳嗽》:“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由是观之,皮毛始受邪气,邪气先从其合,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

  • 静脉曲张外痔

    病名。见王兆铭《中西医结合痔漏临床证治》。外痔的一种。即肛缘皮下静脉曲张,肛周可见椭圆或环状块物突起,慢性经过,症状不显,不须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