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捻法

捻法

①刺法名。捻同撚,指入针后,以拇、食指持针前后交替动作使针转动的方法,现称捻转法。《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针灸大成》:“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也。指出本法有行气的作用,以使气至病所,提高疗效。参捻转法条。②推拿手法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用拇指和食指捏位一定部位,对称用力作均匀和缓的捻线状搓揉。《保赤推拿法》:“捻者,医以两指摄儿皮,微用力而略动也。”《石室秘录·摩治法》:“手足疼痛者……执其两手捻之者千下而后已。”本法多用于指、趾小关节及浅表肌肤部。有调和气血的作用。《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患。”

猜你喜欢

  • 膝眼

    ①指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②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膝目。位于膝部,当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左右共4穴。有隐神经的髌下支及胫,腓总神经的膝下

  • 升法

    推拿方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将患肢下陷处反复上提以恢复原状的一类手法。

  • 石膏泻白散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①石膏、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为粗末,水煎服。治燥火伤肺,咳嗽气喘。若痰多加贝母、栝蒌。②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枳壳、桔梗、石膏。为粗末,水煎服。治食滞中焦,化生痰饮,肺火

  • 腋窝

    又称腋胑,俗称胳肢窝。指人体的上臂与胸壁连接的凹陷处。其皮下有丰富的汗腺,脂肪组织,底部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还有淋巴结群。为手三阴及足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 诸葛菜

    出《嘉话录》。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 凤交尾

    见《湖南药物志》。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 丁福保

    【生卒】:1873~1950【介绍】:近代医家。字仲祜。江苏无锡人。曾在京师译学馆任教,对医学基础及临床均有研究。编有《丁氏医学丛书》,并自日本大量翻译西医各科书籍,其内容包罗甚广,包括西医临床各科及

  • 伤寒暴嗽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感受寒邪,突然咳嗽者。症见咳嗽,气逆,喉有痰鸣,无汗,鼻塞清涕,为寒邪束肺,气机不利所致。治宜散寒宣肺。用金沸草散。参见寒嗽条。

  • 黑根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草威灵之别名,详该条。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书名。《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6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4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