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见该条。
见《传信适用方》。为草果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详该条。
医论著作。2卷。清·张志聪撰于1670年。上卷大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杂论医理,对脏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种、证治、方剂等,分题予以辨析,说理简明扼要。作者对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对六经和脏腑的功能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无比薯蓣丸,见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外治法。因常用于治疗痧症,又称扭痧、拧痧、提痧、挤痧。按不同病情在太阳、印堂、大椎或颈侧以及华佗夹脊等处,用两指腹或屈曲两手指关节挤拧至皮下出血。有发散解表,通经疏郁作用。适用于中暑、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即补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