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朱砂草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

药材名称朱砂草

拼音Zhū Shā Cǎo

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四方形,上部略有分枝,被细柔毛。单叶对生或成单数羽状复叶;有3小叶,叶片长卵圆形,先端渐尖或钝,基部略成心形,边缘圆齿形,上面暗紫色,下面紫红色,叶脉明显,下面脉上被绒毛;叶柄长,上被细柔毛。花序呈轮状总状花序,每轮着生花3~8朵;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暗紫色,唇形,上唇三角形,下唇较上唇为长,2裂;花冠紫红色,唇形;雄蕊2,伸于冠外,花丝短,药隔长,呈丝状;雌蕊1。

生境分部生于岩山阴湿处。

性味苦辛,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苦辛,寒,无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微苦,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吐血,咳血,鼻衄,血痢,血崩,刀伤出血。

①《贵阳民间药草》:"凉血,止血,活血。"

②《贵州草药》:"清热止血,利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吐血:反背红三钱,栗寄生藕节朱砂莲各三钱。煎水服。

②治吐血及红崩:反背红五钱,朱砂莲三钱,拳参五钱。煎水服。

③治鼻血:反背红、包谷须各三钱。煎水服。

④治血痢:反背红三钱,枣儿红三钱,红糖一两。加水两碗,煎汤一碗,饭前服用。

⑤治刀伤,止血:反背红叶捣烂,包敷患处。(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咳血:鲜朱砂草一两。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朱砂草

药材名称朱砂草

拼音Zhū Shā Cǎo

别名紫金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广州蛇根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0phiorrhiza cantoniensis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广州蛇根草直立、多分枝草本,高40-80cm。枝四棱柱形,无毛。叶对生,膜质;叶柄长1.5-4cm;托叶早落;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3-5cm,先端钝渐尖,基部楔尖,干后上面墨绿色,下面淡黄色,侧脉每边10-12条,柔弱而明显,聚伞花序成圆锥花序式排列,顶生,被锈色粉末状柔毛;苞片及小苞片条形,被锈色粉末状柔毛,宿存;花5数,大部偏生于分枝的1侧;花具短梗;花萼被粉状柔毛,萼筒近球形,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长1.5cm,上部稍膨大而有膜质的翅,裂片长圆形,稍钝,直立;雄蕊内藏。蒴果菱形,宽为长的3倍,约9mm,略被短毛。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溪边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和西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镇静安神;消肿止痛。主劳伤咳嗽;霍乱吐泻;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貒骨

    《中药大辞典》:貒骨药材名称貒骨拼音Tuàn Gǔ别名土猪骨(《四川中药志》)。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四肢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貒肉"条。生境分部产于四川。

  • 珍珠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梅药材名称珍珠梅拼音Zhēn Zhū Méi别名山高粱、八木条来源蔷薇科珍珠梅属植物东北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A. Brown,以茎皮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药材名称杧果拼音Mánɡ 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以果、果核、叶入药。全年采叶,夏秋采果,鲜用或晒

  • 黄颡鱼涎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涎药材名称黄颡鱼涎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日用本草》:"治消渴

  • 天目木姜叶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叶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采收和储藏:每年

  • 金钗

    药材名称金钗拼音Jīn Chāi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leucocarpeBl.va.hirsuta(D,Fang etN.K.Lian

  • 狗骨节

    《中药大辞典》:狗骨节药材名称狗骨节拼音Gǒu Gǔ Jié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筋草"条。性味味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

  • 火焰草

    药材名称火焰草拼音Huǒ Yàn Cǎo别名红瓦松、狗牙风。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S.drymario

  • 泥炭藓

    药材名称泥炭藓拼音Ní Tàn Xiǎn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来源药材基源: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