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附散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30克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五加皮60克桑叶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度用药90克,入葱连根10茎,以水66.5升,煎十余沸,渐添,淋熨。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僵蚕1两(微炒),蒲黄1两,茅根1两(锉),古铜末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腕折,筋骨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会约》卷八: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肉桂(去粗)3钱,制附子(或用生者,焙干)3钱,干姜(炒黄)1钱,白豆蔻肉(炒)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饮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药下亦吐,火将息矣。

用法用量时常挑于口中,以火酒运下。

摘录《会约》卷八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丁香1钱,肉桂2钱,生南星1钱5分,干姜2钱,牙皂1钱5分,白芥子1钱5分,唐阿魏2钱,吴萸1钱,细辛1钱,火消1钱5分,附子2钱,银朱1钱5分,毛菇1钱5分,原寸3分。

制法上为细末,乳至无声。

功能主治阴疽,流注痰块,及一切风寒湿痹,周身串痛。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圣惠》卷十: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身体疼,不烦躁,能自转侧,脉浮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十

猜你喜欢

  • 汞硫散

    药方名称汞硫散处方硫黄、水银。制法同研细如煤色。功能主治止吐。主呕吐,百药不效者。用法用量《医学集成》本方用水银一钱,硫黄二钱,为末,姜汁开水调下。摘录《类证治裁》卷三

  • 颠茄浸膏

    药方名称颠茄浸膏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浸膏。性状为灰绿色的粉末。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

  • 花叶洗剂

    药方名称花叶洗剂处方野菊花1500g,千里光1000g,土荆芥500g,食盐30g。功能主治湿润糜烂性皮肤病。用法用量水加至药面,煎出1/2-1/3药液,用作湿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加味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味青龙汤处方白茯苓3钱5分,干姜3钱5分,白芍3钱5分,杏仁3钱,半夏3钱,甘草3钱,当归1钱半,桔梗1钱半,川芎1钱半,桂枝1钱半,五味1钱半,麻黄1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发散风邪,顺气化

  • 疳湿散

    药方名称疳湿散处方5月5日虾蟆、木香、硫黄、铁精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掺敷患处。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得效》

  • 柴胡三棱饮

    药方名称柴胡三棱饮处方柴胡、神曲、黄芩、莪术、人参、三棱、枳实、陈皮、半夏、乌梅、青皮、茯苓、厚朴、槟榔、甘草。功能主治小儿食积。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草果3瓣,水煎服。摘录《医便》卷五

  • 加味和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和中益气汤处方人参钱半,白术钱半,陈皮钱半,柴胡钱半,黄芩钱半,半夏1钱,升麻5分,当归1钱,川芎1钱,黄耆1钱,枳实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泄泻,少进饮食。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

  • 二神散

    《仁斋直指》卷十六:二神散药方名称二神散处方黄色海金沙22.5克滑石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诸淋急痛。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灯心草、木通、麦门冬煎汤去滓,入蜜调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六《证

  • 凉心煮散

    药方名称凉心煮散处方连翘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鸡苏半两,恶实(炒)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风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3-5沸,量儿大小加减。摘录《圣

  • 六和膏

    药方名称六和膏处方海螵蛸10g,煅龙骨10g,象皮6g,血竭6g,木香6g,没药6g,轻粉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冻疮。用法用量撒布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