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横经席

横经席

《全国中草药汇编》:横经席

药材名称横经席

拼音Hénɡ Jīnɡ Xí

别名篦子王、梳篦王、薄叶红厚壳、独角风、铁将军、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

来源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 et Champ.,以根、叶入药。全年或秋冬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

根、叶: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月经不调,痛经。

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根、叶0.5~1两;叶外用适量,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横经席

药材名称横经席

拼音Hénɡ Jīnɡ Xí

别名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梳篦木、独角风(《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藤黄科植物薄叶胡桐。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至小乔木,高1~5米。幼枝四棱形,有狭翅。叶对生,薄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略反卷,中脉上面凸起,侧脉细密,平行排列成篦子形。花两性,白色略带微红,通常3朵,有时1~5朵排成聚伞花序;小苞片线形,早落;萼片4,外面2片较小,圆形,内面2片较大,倒卵形;花瓣通常4,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钻状。核果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1~1.2厘米,顶端有短尖头。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疏林或密林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补肾强腰。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肾虚腰痛。"

②《广西中草药》:"治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横经席

药材名称横经席

拼音Hénɡ Jīnɡ Xí

英文名Root of Membranaceous Beautyleaf

别名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梳篦木、独角风、篦子王、梳篦王、铁将军。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薄叶红厚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et Champ.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薄叶红厚壳灌木至小乔木,高1-5m。幼枝四棱形,有狭翅。单叶对生,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2cm,宽1.5-3.5cm,先端渐尖、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两面光泽,干时暗褐色;中脉上面凸起,侧脉纤细,平行排列成篦子形。聚伞花序腋生,具花3朵,有时为1-5朵,被微柔毛;小苞片线形,早落;萼片4,外面2片较小,圆形,内方2片较小,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子房卵球形,花柱细长,柱头钻状。核果卵状长圆形,长1.6-2cm,宽1-1.2cm,先端有短尖头,成熟时黄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痛。主风湿痹证;肾虚腰痛;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补肾强腰。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肾虚腰痛。

2.《广西中草药》:治月经不调,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药材名称黍根拼音Shǔ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纲

  • 山苦荬

    《中药大辞典》:山苦荬药材名称山苦荬拼音Shān Kǔ Mǎi别名七托莲、小苦麦菜(《广西药植名录》),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陕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菊科植

  • 半支莲

    药材名称半支莲拼音Bàn Zhī Lián别名松叶牡丹(《植物学大辞典》),金丝杜鹃(《中国植物图鉴》),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马

  • 红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根药材名称红根拼音Hónɡ Gēn别名小独脚莲、长虫包谷、见血飞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红根南星Arisaema calcareum H. Li,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

  • 刺楸茎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

  • 秋海棠茎叶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茎叶药材名称秋海棠茎叶拼音Qiū Hǎi Tánɡ Jīnɡ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茎叶。性味《陆川本草》:"味酸,微寒。&

  • 闭鞘姜

    药材名称闭鞘姜拼音Bì Qiào Jiānɡ别名樟柳头、广东商陆、白石笋、山冬笋、水蕉花、象甘蔗来源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

  • 羊洪膻

    药材名称羊洪膻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克山病,心悸,气短,咳

  • 大鱼鳅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鱼鳅串药材名称大鱼鳅串拼音Dà Yú Qiū Chuàn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来源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

  • 千金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金藤药材名称千金藤拼音Qiān Jīn Ténɡ别名小青藤、铁板膏药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Miers.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