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蒸之一。亦名血蒸。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五蒸条。
啘通“哕”。指干呕。《类证活人书》卷十:“干呕者,令人所谓啘也。”《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详见哕、干呕等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狗肝菜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素问·天元纪大论》:“承岁为岁直。”详承岁条。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胎不长。详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夫风湿在于府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名为风黄疸。”参见黄疸有关条。
【介绍】:见杨元直条。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病证名。指自觉腹中窄狭,饮食难进的病症。《丹溪心法》卷四:“腹中窄狭,须用苍术。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灌脏腑,不升降,燥饮用苍术,行气用香附。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薰蒸脏腑,宜黄连、苍术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