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见该条。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经穴名。代号DU2。出《素问·缪刺论》。别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属督脉。位于骶部,第四骶椎下,当骶管裂孔中。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
书名。清·也是山人撰。本书列述多种病案,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用药颇精炼,配伍比较活泼,但记录较简略,有些病案在辨证分析和立法等方面有疏略或不够清楚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在病机上,指肾阳虚而生内寒,即肾阳虚兼有腹胀、浮肿、黎明前泄泻等症。《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又:“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指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参见传道之腑条。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