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小儿药证直诀》:“初发之时,小儿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又进热逼入脉,常出
【介绍】:见姚澜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络脉,见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供敷贴用的膏剂。参见膏剂条。
见汇刊经验方条。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
见《广西中药志》。为樟树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