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元赟条。
出《漳浦县志》。为紫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伏气温病的一种,系冬受寒邪,伏至春季所发的温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临床以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治宜清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4卷,梁·甘之撰,已佚。
【介绍】:宋代人。撰有《尊生要诀》1卷。
病证名。①小儿鼻色赤,乃脾胃实热,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如只微赤,则为脾胃虚热;宜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治之(《证治准绳》)。参见鼻条。②见《中医外科概要》。即酒齇鼻,详该条。
【介绍】:见黄宫绣条。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即子悬。详该条。
见《医门法律》卷六。即茵陈四逆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