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滋补

猜你喜欢

  • 真珠花

    见《闽东本草》。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 痰结

    痰证之一。因火邪灼津,燥痰日久,气虚津枯,痰液粘结所致。以结于喉部为多见。《明医杂著·痰饮》:“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结也。”治宜散结化痰可用加味甘桔汤合清化丸。一名梅核气。参老痰条。亦有结于

  • 地合

    经外奇穴名。出《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刺疔捷法》。位于承浆穴下方,下颌骨正中向前突起之高点处。主治头面疔疮,牙痛等。斜刺0.3~0.5寸。

  • 浑身麻木

    证名。指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感。多由气血不充,卫气不行,或痰湿,或气郁血瘀所致。《兰室秘藏》卷二:“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可用神效黄芪汤等。《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浑

  • 月水不调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制绒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的纤维捣碾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使其易于点燃,宜用于灸法。

  • 番木鳖

    出《飞鸿集》。为马钱子之别名,详该条。

  • 炮炙

    即炮制。详该条。

  • 间日子母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 白药根

    出《本草图经》。即白药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