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青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简称。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介绍】:见滕弘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痧证之一。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痧症全书》卷中:“吐痧,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胡黄连、炒芜荑、黄连各二两,使君子仁一两,麝香(另研)五分,干蝦蟆(酒熬膏)五枚。为末,用膏和丸,麻子大,二至三岁儿,每服五至七丸,三岁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不拘时人参煎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