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玉茎

猜你喜欢

  • 寒疝

    病名。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①指由内脏虚寒,复感风寒所致的剧烈腹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寒疝者,阳气积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

  • 中搭手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龙疽、青龙疽。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盲穴(第四、五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三寸)处,手由中部搭着者。证治同有头疽。

  • 寒包热喘

    病证名。指由寒邪外束,痰热内积,肺气壅阻所致的气喘。《赤水玄珠·喘门》:“喘凡遇冬而发,此寒包热也。”《张氏医通·喘》:“寒郁热邪而喘,中有积痰,遇冷即发。”临床表现,一般多见恶寒无汗,咳嗽气喘,胸中

  • 药要便蒙新编

    药物学著作。2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取常用药物365种(见于《神农本草经》者143种,见于后世本草著作者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

  • 乌贼丸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 紫色喉风

    病名。多由风痰热毒,郁于肝肺上薰咽喉所致。症见喉中肿痛,色紫而呼吸不利。治宜疏风清热、祛痰利咽。用六味汤加丹皮、赤芍、黄芩、银花、连翘等。

  • 龙角藤

    见《福建中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 棒槌草

    见《中药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中宫

    指脾胃。《脾胃论》:“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脾胃属土而居中,故称之为中宫。

  • 外寒

    ①外感之寒邪。因寒邪袭表,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②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的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