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病本

病本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病有标本,法有缓急先后的治疗原则,故名。指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因为本,证状为标。治疗就有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不同。

猜你喜欢

  • 拇指寸

    指寸法之一。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故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

  • 不能近视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 散血消胀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当归尾一钱五分,五灵脂、官桂、乌药、炙甘草、木香各六分,川芎一钱二分,半夏、煨莪术各八分,紫苏三分,炒砂仁一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治血胀,小便多,大便溏黑光亮。

  • 内阅

    指通过七窍的望诊,可以内察五脏;因五脏的精气,上达于七窍。《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 土方

    指地区性民间使用的简便方药。

  • 牛蒡僵蚕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独胜散第一方,见独胜散条。

  • 酒泄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酒湿泄、纵酒泄泻、伤酒泄泻。因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所致。有寒热之分。《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有善饮而先天禀厚者,大便泄泻,若一日

  • 目痒若虫行症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痒若虫行证,非若常时小痒之轻,乃如虫行而痒不可忍也。为病不一,需验目上有无形证,决其病之进退。至如有障无障,皆有痒极之患。”详目痒条。

  • 泻脾赤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方。赤茯苓、桑白皮、枳壳(麸炒)各三分,大黄(微炒)、石膏各一两,赤芍药、前胡、旋覆花、炙甘草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姜、枣,水煎,去渣服。治脾实热,头痛胸满,腹胁壅滞,不思

  • 子肠不收

    病名。清·何梦瑶《妇科辑要》:“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详子宫脱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