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明·薛铠《保婴撮要》。又名舌舒。指患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与随露随收之弄舌,有所区别。舌乃心之苗,心经有热,引起舌头干涩而紧,故时时吐出,以图舒缓。临床上不仅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疮疡之由胎毒形成者。古人认为系因孕母恣食辛、热、煎、炒,或七情内火妄动,热毒传于胎中,致儿生后发为疮疡肿毒。治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仙人活命饮之类。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筋的系结之处。《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
见《中药志》。为禹余粮之别名。详该条。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出《新修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毛冬青之别名,详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明·高濂《遵生八笺》:“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仰视举首,左右抬摇,使项与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