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之一。脉位浮浅,轻取即得。《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主病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某些久病阳气虚损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痤疮。为皮脂腺过度分泌所致皮肤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名酒刺或肺风粉刺。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或过食膏粱厚味,肠胃湿热,日久
病名。出《治疗大全》。指疔生于手背威灵穴。证治见手发背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即文武膏,见该条。
病证名。指崩下之血杂有五色。《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脏皆禀血气,五脏之色,随脏不同,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
出《本草图经》。为食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病证名。指口唇糜烂。详口糜条。
骨名。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位于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