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繁缕

繁缕

《全国中草药汇编》:繁缕

药材名称繁缕

拼音Fán Lǚ

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

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于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瘀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泽繁缕Stellaria diversiflora Maxim.与前种相似,分布于贵州省,亦作繁缕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繁缕

药材名称繁缕

拼音Fán Lǚ

别名蔜(《尔雅》),蘩蒌(《别录》),滋草(《千金·食治》),鹅肠菜、鹅儿肠菜(《纲目》),五爪龙(《湖南药物志》),狗蚤菜(《广西药植名录》),鹅馄饨(苏医《中草药手册》)。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方石竹抖植物繁缕茎、叶。4~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长15~60厘米。茎质柔软,绿色,圆柱形,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式分枝,茎中有一条维管束,茎表一侧有细毛一列。叶对生,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0.5~2.5厘米,宽0.5~1.8厘米,顶端锐尖,全缘;上部叶无柄,下部叶有柄。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上开多数小花;花柄纤弱,一侧有毛,花后渐次向下,至果实开裂时复直立;萼5片,卵状长椭圆形,稍钝头,绿色,有腺毛,长4毫米许;花瓣5片,白色,短于萼或等长,2深裂,直达底部之边缘:雄蕊10,花丝纤细,药先端紫色后转蓝色;雌花3,子房卵形,花柱短。蒴果卵形,微长于宿萼,熟时先端5瓣裂。种子黑褐色,圆形,表面有钝瘤。花期由春到秋。

生境分部生于原野及耕地上。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性味甘微咸,平。

①《别录》:"酸,平,无毒。"

②孟诜:"温。"

③《纲目》:"甘微咸。"

功能主治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产后瘀滞腹痛,乳汁不多,暑热呕吐,肠痈,淋病,恶疮肿毒,跌打损伤。

①《别录》:"主积年恶疮不愈。"

②《药性论》:"主治产后血块,炒热和童子小便服。"

③《本草拾遗》:"主破血,产妇煮食之,及下乳汁;产后腹中有块痛,以酒炒,绞取汁温服;又取暴干为末,醋煮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恶血。"

④《本草图经》:"揩齿宣露,干作未有益。"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消伤肿,又治无名肿毒。"

⑥《中国药植图鉴》:"生叶揉汁,外用治疮伤;茎叶拌盐咬之,能治齿痛;醋和,或烧存性麻油调敷疮及肿毒。"

⑦《湖南药物志》:"止小便利,遗尿,洗手足风丹,遍身痒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产妇有块作痛:蘩蒌草满手两把,以水煮服之。(《范汪方》)

②治中暑呕吐:鲜繁缕七钱,檵木叶、腐婢、白牛膝各四钱。水煎,饭前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肠痈:新鲜蘩蒌二两五钱。洗净,切碎,捣烂煮汁,加黄洒少许,一日二回,温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淋:蘩蒌草满手两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饮。(《范汪方》)

⑤治丈夫患恶疮,阴头及茎作疮脓烂,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瘥者:蘩蒌灰一分,蚯蚓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缓如煎饼面,以泥疮上,干则易之。禁酒、面、五辛并热食等。(《千金·食治》)

⑥治痈肿,跌打伤:鲜繁缕三两,捣烂,甜酒适量,水煎服;跌打伤加瓜子金根三钱。外用鲜繁缕适量,酌加甜酒酿同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⑦乌髭发:蘩蒌为虀,久久食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繁缕

药材名称繁缕

拼音Fán Lǚ

别名(艹敖)、繁蒌、滋草、鹅肠菜、鹅儿肠菜、五爪龙、狗蚤菜、鹅馄饨、圆酸菜、野墨菜、和尚菜、乌云草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1. 陶弘景:蘩萎,人以作羹。五月采,曝干,侥作屑,疗系恶疮有效,亦杂百草作之,不必止此一种。

2.《蜀本草》:《图经》云,蘩萎,叶青花白,采苗人药。

3.《纲目》:繁缕即鹅肠,非鸡肠也。下湿地极多,正月生苗,叶大如指头,细茎引蔓,断之中空,有一缕如丝,作蔬召脆。三月以后渐老,开细瓣白花,结小实,大如稗粒中有细子推口草篙子。吴瑞《本草》谓黄花者为繁缕,白花着为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media(L.)Cry.[Alsine mediaL.」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花开时采集,去尽泥土,晒干。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匍茎纤细平卧,节上生出多数直立枝,枝圆柱形,肉质多汁而脆,折断中空,茎表一侧有一行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单叶对生;上部叶无柄,下部叶有柄;叶片卵圆形或卵形,长1.5-2.5cm,宽1-1.5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呈波状,两面均光滑无毛。花两性;花单生枝腋或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梗细长,一侧有毛;等片5,披外形,外面有白色短腺毛,边缘干膜质;花瓣5,白色,短于萼,2深裂直达基部;雄蕊10,花药紫红色后变为蓝色;子房卵形,花柱3-4。蒴果卵形,先端6裂。种子多数,黑褐色;表面密生疣状小突点。南方,花期2-5月,果期5-6月。北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间路边或溪旁草地。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多扭缠成团。茎呈细圆柱形,直径约2mm,多分枝,有纵棱,表面黄绿色。一侧有一行灰白色短柔毛,节处有灰黄色细须根,质较韧。叶小对生;无柄,展平后完整叶片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尖,灰绿色,质脆易碎。枝顶端或叶腋有数朵或1朵小花,淡棕色,花梗纤细;萼片5,花瓣5。有时可见卵圆形小蒴果,内含数粒圆形小种子,黑褐色,表面有疣状小突点。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暗绿色。①气孔不定式,以下表皮为多。副卫细胞3-5个,多为4个。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并有念珠状增厚。②可见草酸钙柱晶与方晶。

化学成分全草含皂甙4.5%,主要皂甙元为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1]。又含黄酮类成分: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rient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牡荆素7,2”-二-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2″-di-O-β-glucopyra-noside)、异牡荆素-7-O-β-吡喃半乳糖甙-2″-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O-β-D-galactopyranoside-2″-O-β-glucopyranoside)[2],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染料木素(genistein),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2)[3]等。还含酚酸成分:香草酸(vanill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 p-hydroxybenzo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另含酵母氨酸(saccharopine),氨基已二酸(aminoadipic acid)[4],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5],氨基酸(amino acids)[6]等。

性味微苦;甘;酸;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活血止痛;下乳;。主痢疾;肠痈;肺痈;乳痈;疔疮肿毒;痔疮肿痛;出血;跌打伤痛;产后瘀滞腹痛;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产妇有块作病:蘩萎草满手两把,以水煮服之。(《范汪方》)②治中暑呕吐:鲜繁缕七钱,根木叶、腐嫁、自牛膝各四钱。水煎,饭前服。(江西《草药手册》)③治肠痈:新鲜蒙萎二两五钱。洗净,切碎,捣烂煮汁,加黄酒少许,一日二回,温服。(《现代实用中药》)④治淋:蒙萎草满手两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饮。(《范江方》)⑤治丈夫患恶疮,阴头及茎作疮脓烂,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痊者:蒙萎灰一分,贩铡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缓如煎饼面,以泥疮上,干则易之。禁酒、面、五李并热食等。(《千金.食治》)⑥治痈肿,跌打伤:鲜繁缕三两,捣烂,甜酒适量,水煎服;跌打伤加瓜子金根三钱。外用鲜繁缕适量,酌加甜酒酿同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⑦乌题发:蒙萎为整,久久食之。(《圣惠方》)

各家论述1.《别录》:主积年恶疮不愈。

2.《药性论》:主治产后血块,炒热和童子小便服。

3.《本草拾遗》:主破血,产妇煮食之,及下乳汁;产后腹中有块痛,以酒炒,绞取汁温服;又取暴干为末,醋煮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恶血。

4.《本草图经》:揩齿宣露,干作未有益。

5.《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振。治跌打损伤,消伤肿,又治无名肿毒。

6.《中国药植图鉴》:生叶探汁,外用治疮伤;茎叶拌盐酸之,能治齿痛;醋和,或烧存性麻油调敷疮及肿毒。

7.《湖南药物志》:止小便利,遗尿,洗手足风丹,遍身痒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胭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胭木药材名称胭木来源夹竹桃科胭木Wrightia tomentosa (Roxb.) Roem. et Schult.,以茎、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

  • 铁粉

    《中药大辞典》:铁粉药材名称铁粉拼音Tiě Fě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钢铁飞炼而成的粉末;或系生铁打碎成粉,用水漂出的细粉。化学成分由钢铁飞炼而成者,主要含四氧化三铁;由生铁打碎而成者,主要含金属铁

  • 昆明山海棠

    药材名称昆明山海棠拼音Kūn Mínɡ Shān Hǎi Tánɡ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出处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纲目》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植物名实

  • 菱蒂

    《中药大辞典》:菱蒂药材名称菱蒂拼音Línɡ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石仙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仙桃药材名称石仙桃拼音Shí Xiān Táo别名石橄榄、石上仙桃、石莲来源为兰科石仙桃属植物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以假

  • 樱桃核

    《中药大辞典》:樱桃核药材名称樱桃核拼音Yīnɡ Táo H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

  • 松节油

    《中国药典》:松节油药材名称松节油英文名OLEUM TEREBINTHINAE来源本品为松科松属数种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清液体;臭特异;久贮或暴露空

  • 蓝萼香茶菜

    药材名称蓝萼香茶菜拼音Lán è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香茶菜、山苏子、回菜花、倒根野苏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

  • 苦瓜花

    《中药大辞典》:苦瓜花药材名称苦瓜花拼音Kǔ Guā Huā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花。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闽南民间草药》:&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