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刺法用语。见《难经·七十九难》。与迎而夺之对举。指补法要顺着经气,以补益不足。
即砭镰法。详该条。
见《食疗本草》。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项(后颈)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见发际条。
指各种针刺和灸治的方法而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五刺、九刺、十二刺及针刺和艾灸补泻方法的记载,后世又续有发展。刺灸法为针灸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用适当与否,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具体方法,参见有关
证名。①指肾经邪气盛实的证候。《圣济总录》称为“肾气盛实”。《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参肾气盛条。②生理名词。指肾脏精气充实。《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见《本草纲目》。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