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亦称痱子,即疿疮。见该条。
出《尔雅》。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脐中。见该条。
即产后尿血。详该条。
病名。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蛇缠虎带。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烧灼刺痛,红疹集簇,继而出现水疱,小如粟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证见骨蒸劳热,咳嗽潮热,往来寒热,口干便燥等。宜逍遥散,舒肝养血以润燥。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西洋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洪金鼎《一盘珠》卷八。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
即白金丸,见该条。